兩手抓兩手都要硬
2021-01-20 來自: 壽光澤惠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:501
近期,天氣多變,降溫還伴隨著大風、降雪天氣,給蔬菜生產增加了難度,同時也給大棚設施帶來了隱患。未來一段時間,這種天氣仍將會持續,菜農應從保障大棚和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入手,加強棚室管理工作。
棚外:加強風雪的防范工作
大棚卷簾機將棚面覆蓋物連為一體,雖然說從整體上增加了抗風能力,但在遭遇強風侵襲時也會存在隱患。因此,低溫季節,棚室設施防風,四周的防風膜是不可或缺的。
采訪中記者了解到,當前,絕大多數菜農會在保溫被之上再加蓋一層浮膜用于棚室保溫、防水、防潮。但遭遇大風天氣,浮膜底下一旦進入大量的空氣,很容易被整體吹走。因此阻止空氣進入就可避免浮膜出現事故。毫無疑問,防風膜是當前防止空氣進入浮膜的有效措施。
很多情況下,防風膜多被設置在東西山墻上。即在山墻頂部鋪設行走道路時將寬約1米薄膜的一半壓在道路下,另一半作為活動的防風膜使用。當遇到偏東風或偏西風時,將防風膜蓋住浮膜的一側就可避免空氣進入。
而很多棚室,不僅需要東西兩側的防風膜,后墻上的防風膜也不可缺少。設置方式是在后坡處設一塊寬約1.5米-2米的薄膜,以東西方向設置在大棚頂部。然后,把這塊棚膜的一邊(寬約20厘米)固定在保溫被北側,用土蓋嚴、壓實。用這塊薄膜把浮膜蓋上,就能防止氣流進入浮膜內,刮起浮膜,效果很好。
棚體上行走道路上鋪設防風膜后,雨雪后路滑,因此,也有菜農選擇用無紡布代替薄膜用于放風,效果也較好。此外,浮膜的防水作用,還體現在阻止降雪融化后滲進保溫被。對此,很多菜農選擇使用黑白雙色浮膜,其中黑色面向外,降雪后若為晴天,黑色能夠吸收熱量加速雪的融化、下滑。
棚內:做好輔助提溫工作
前兩天雖有降雪,但之后多晴朗天氣,這對蔬菜生長來說十分有利,既能保證有良好的棚溫,又能確保充足的光照來進行光合作用。一般情況下,大棚的保溫條件能滿足蔬菜生長所需,但寒潮來襲后,***溫度在-15℃左右,這樣的低溫還是會對蔬菜有影響,尤其是保溫性一般的棚室,菜農需要增加輔助保溫措施,幫助蔬菜度過低溫期。
一是細處入手,做好前臉和大棚入口處的保溫工作。這是低溫季節棚內設置的“標配”,該兩處加設薄膜后,能明顯改善小環境條件,確保棚內植株長勢整齊。
二是“棚中棚”設置。“棚中棚”設置簡單,提溫效果明顯。具體設置時,菜農可將薄膜覆蓋在吊繩鋼絲上,然后在棚前臉、后墻水渠及東西兩側自然下垂,形成相對封閉的空間。“棚中棚”會影響光照強度,因此,晴好天氣棚室溫度允許時,菜農能拉開“棚中棚”,便于蔬菜接受更多光照。
三是多膜覆蓋。多膜覆蓋時,菜農應根據需要提前設置小拱,也可設置多層小拱,也可在一層小拱上覆蓋多層薄膜,保溫效果較好。該法適用于育苗廠育苗或者新定植的幼苗,植株較小且棚內無吊繩等障礙物。
四是輔助增溫。育苗棚內多采用大型增溫設備,當夜間溫度低16℃時,就應啟用增溫設備。如數控鍋爐,一臺可以為多個大棚供暖,通過加熱水在棚內循環,然后利用風機將熱量均勻分散到整個棚內。由于是智能設備,可以事先設置好溫度,啟動和停止溫度,但不要忽略余溫,避免棚內溫度過高。常規大棚內,菜農多采用燃燒塊、固體酒精等進行輔助增溫,可根據棚溫條件確定具體的燃燒時間和次數,以確保棚溫適宜。
有了良好的棚室環境條件,菜農還應多措并舉,調控好植株的長勢,如沖肥時,配合生根養根產品,加強根系的養護工作;同時,定期噴施功能型葉面肥+營養型葉面肥,以彌補根系功能的不足。